新闻中心
News
分类>>k1体育十年品牌全民健身
k1体育新中国建国60年来,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1952年,同志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随后实施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广播体操制度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改革开放之后,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体育法》;国务院批准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1月,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2009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9年10月16日,中央、国家主席、主席在接见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指出,国运盛则体育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国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极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体育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和人民赢得的无上荣光、作出的突出贡献,将永载共和国的史册。强调,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希望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群众体育组织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我国群体组织已基本覆盖全国城乡,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省区市体育总会、行业体协176个;全国共建立省级社会体育指导中心23个;全民健身城乡体育指导站和健身站点近21万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092个。实施了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体育锻炼标准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等。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积极开展“亿万青少年儿童、农民、妇女、职工、老年人健身活动”;体育下乡、体育进社区活动日益深入;全民健身博览会、体育健身活动展示、元旦登高、健身大拜年等活动特色鲜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深入人心。全国农动会、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中会、大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红红火火。我国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达到28.2%。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本级拨付的体育彩票资金就在全国建设了11万条全民健身路径,加上地方彩票投资建设的就更多了。体育总局实施了“雪炭工程”,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小型的、综合的、群众性的体育场馆,在全国建设了380多个“雪炭工程”场馆。同时体育总局从本级公益金当中拨付,在全国建设了100多个示范性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这些活动中心都在城市里。同时也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了“民康工程”,就是民族地区健康工程,在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所有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建设了多样化的群众性体育场馆设施。此外,还对全民健身的其他很多专项事业给予了专项的经费支持。
中国的首部《体育法》于1995年获得通过,同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有一系列体育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有60.7%的城市居民到各类体育俱乐部参加健身活动。
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
在这项为期15年的计划中,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政府的目标。全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61.6万个,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各城市社区、公园广场、草坪和路旁以及居民聚居的地段,普遍设立了便民的健身场所,并配置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北京市的所有社区和乡镇街道,都建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全民健身设施;天津市在原有基础上大规模增设户内外健身设施和场馆,建成了全国首个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健康广场。
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些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弧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